Search

住進新家三個多月我才想到,我們小時候住的第一個家也有地下室,媽媽也是在地下室開課、教學、聚會。
  • Share this:

住進新家三個多月我才想到,我們小時候住的第一個家也有地下室,媽媽也是在地下室開課、教學、聚會。
媽媽的學生都很愛來上課,地下室常常傳出笑聲,學生們常待在我家不想走,因為我家很溫暖。媽媽會跟學生出去逛街、喝下午茶、旅行,媽媽跟學生就像朋友。跟媽媽出門常在路上被叫住,對方總是興奮地大叫一聲老師,然後跑來聊天。
我現在的生活,跟小時候眼裡的媽媽一模一樣。發現這件事的當下我哈哈大笑,一個銘印造就一個隱藏動力,讓我莫名鍾情有地下室的房子,然後買下有地下室的房子,一直到住進來三個多月才恍然大悟。

爸爸除了是怪怪阿公之外,也是很受愛戴的老師,他的學生會找他打球、吃飯,爸爸的學生比較少來家裡,但爸爸講到他的學生總是很開心,所以我知道他跟學生的關係很好。六十大壽的時候學生幫他辦了一個驚喜的餐會,來了好多人,各個年紀的新舊學生都來了,爸爸很受尊敬。

在粉絲這個詞還不流行的時候,爸爸媽媽就各自都有很多粉絲了,學生就是他們的粉絲,愛戴他們、追隨他們。

所以我從小就覺得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粉絲。國小時別班不認識的學生跑來送我禮物,說要當我的僕人,我並沒有很驚訝,只是跟他說我不知道僕人要幹嘛,但可以當朋友。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直都這樣,總會有人跑來問能不能當我的跟班。

開始修行之後,我才知道這就是家族模式。我頭腦沒有很好,成績頗差,但我知道怎麼當領袖。爸媽一生都勤於將自己的專業與知識分享給學生,並因此而快樂、滿足,他們與學生真誠平等相待,不會高高在上、沒有濫用職權,教學幾十年來遇過各式各樣的學生,他們接納每一個來到面前的學生,盡己所能地給予。
我從小看到大,心中因而有一份清明:最受尊敬的人不是最厲害的人,而是最願意給予的人,最多人追隨的人也不是最厲害的人,而是最寬宏大量的人。

謝謝爸爸媽媽,我也會將這份風範傳承給我的孩子,他們將超越我以及我的爸媽,成為願意給予、平等心、堅持、熱情、寬容、有智慧、勇敢的受人愛戴的領袖。

#感恩父母
#咪哈多嘿


Tags:

About author
楊雅晴 生於台灣台中。 二十五歲赴巴黎攻讀鋼琴演奏。留學期間的某個夜裡突發奇想,覺得「親吻一百個人」很美,幾天後約了學攝影的朋友開始上街親吻路人、拍下一百張吻照,並記錄每一個吻背後的小故事。於2010年出版《百吻巴黎》。
楊雅晴,著有《百吻巴黎》、《親愛的女生》、《親愛的女生2》
View all posts